更新时间:2020-05-12
生猪行业转型背景下,猪场如何在5元行情中保障盈利?增加PSY,降低母猪生产成本,从自身提高生产效率是切实可行的改变措施!母猪作为生猪生产源头,其繁殖力是养殖生产水平高低以及能否获得高效益的核心,培育优秀后备母猪为高产长寿筑起根基。生猪行业后备母猪培育技术落后,造成母猪生产性能降低,导致猪场经济效益损失,那么,后备母猪培育对终身繁殖有何影响?四川农业大学副研究员林燕女士于2018年(第三届)国际畜牧业创新论坛分享《后备母猪培育对终身繁殖的影响》。
“万丈高楼平地起,古树千年幼苗成”,养猪过程中母猪繁殖相对重要,而后备期培育是母猪终身繁殖的基础和前提。林燕女士在母猪繁殖现状调查数据中发现,多数母猪在繁殖旺盛期(3.57胎)就已经结束繁殖使命(被淘汰),如果能够提高终身母猪繁殖期,终身产仔数、产活仔数提高,就能增加猪场养殖效益。另外,母猪后备期培育生长速度过快、过慢,体长、体宽、肋骨形状均能影响母猪终身繁殖成绩,说明后备期培育过程中必须确保母猪适宜增重。
繁殖母猪现状
在提到如何判断后备母猪最佳配种、分娩时间问题时,林燕女士根据相关实验数据证明:初次分娩日龄与终身繁殖性能呈负相关,换句话说,第一胎繁殖成绩将持续影响3-10胎的繁殖成绩。后备母猪又称繁殖准备期,实际生产中肌纤维发育、繁殖器官发育为母猪终身繁殖基础。猪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从后备母猪抓起,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对后备期母猪骨骼发育、体储、繁殖组织、健康管理等进行管控将有利于后续繁殖。除此之外,关注营养组织需求也是必须的。但在实际养殖生产中,林燕女士认为,多数猪场对后备母猪培育都存在众多误区:
(1)营养误区:一直用肉猪料,用怀孕料,用泌乳料饲喂后备母猪;
(2)管理误区:年龄未成熟、外界环境、疾病、高密度养殖。
营养与饲养误区带来的危害颇多:
1、后备母猪育成率明显降低;
2、二胎综合症增加;
3、母猪肢蹄病增加;
可想而知,当母猪出现二胎综合症、营养供给不足致肢蹄病等淘汰增加,最终造成“后继无猪”现场,母猪短缺,出生仔猪数量减少,猪价高时无猪可卖,从而影响猪场经济效益。
营养是推动母猪生长-发情-繁殖转换的物质基础,那么,母猪系统如何保证营养充足?林燕女士现场分享经验,通过适宜营养供给(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精细饲养管理以及适宜保健方案,使后备母猪获得最佳繁殖性能和长久繁殖寿命,继而构建具有高效合理繁殖胎次结构的种畜群,是后备母猪营养和饲料管理方案的根本使命所在!
关心后备母猪的成长,它是猪场的未来;
关注后备母猪的体型,它是品质的保证;
给予后备母猪适宜营养,它是繁殖力的保障,
谨防后备母猪的防疫,它是效益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