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7-24
前言:7月3号下午,四川农业大学林燕研究员在2020年第五届国际畜牧业创新论坛(IAHI)--系统防非、科学复产管理峰会上分享了“批次化生产下母猪精准营养技术”为主题的报告,为批次化生产模式下科学精准做好母猪群营养提供了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法,值得养猪企业深度学习并借鉴。本次大会上的分享林研究员主要从三个方面由浅入深、由面到点的对主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当前生猪养殖现状;2、批次化生产下后备母猪精准营养技术;3、批次化生产下妊娠母猪精准营养技术;4、批次化生产下公猪精准营养技术。
1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现状
2019年我国母猪存栏总数为1500万头,与2017年的3800万头相比,锐减了50%以上,与此同时,2019年全年生猪出栏数也较2017年少了近1.5亿头。两项数据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非洲猪瘟的暴发,但非洲猪瘟的出现对于养猪业来说既是“危”又是“机”,同样是与2017年相比,2019年的猪肉价格达到了30元/斤,较2017年的16元/斤增长了近180%,不仅大幅提升了养殖利润空间,还促进养猪业发生了5个方面的显著转变,具体表现为生物安全的转变、母猪类别的转变、免疫程序的转变、养殖模式的转变及营养与饲养管理的变化。
1.1 生物安全的转变
非洲猪瘟暴发之后,生物安全因素受到从业人员的空前重视,大家越来越重视呼吸道粘膜及胃肠道粘膜等方面的生物安全防控,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饲料高温制粒的情况下是否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素及活性物质等造成不良影响、带猪消毒时高温高湿对猪群的生长是否具有负面的影响等。
1.2 母猪类别的变化
非洲猪瘟暴发后,由于存栏母猪的大幅度减少而造成的种猪紧缺,诱使很多养猪企业在整体行情高红利期被迫启用大量三元母猪作为种猪使用,也使得三元母猪短时间内成为行业新宠。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三元母猪作为种母猪用存在的一些缺陷或不足,比如:引入杜洛克品种产仔性能弱的基因、三元杂母猪体质不如二元母猪及营养需求是否和二元母猪相似等问题。
1.3 免疫程序的变化
非洲猪瘟发生之后,很多养殖企业出于对生物安全因素考量,为了减少人与猪、猪与猪的接触风险,进而调整了免疫策略,采取了少打或不打疫苗的方案,但在此情况下,猪群的最佳免疫力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证等还存在很多疑问。
1.4 养殖模式的变化
因非洲猪瘟的发生,很多养殖企业选择了对生物安全防控效果更佳的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以更好的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林研究员同时也提到,批次化生产虽然有诸如“阻断疾病传播”、“节约劳动力”、“经济效益更显著”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因素,比如:员工素质是否够强、营养方案是否更合理、饲养管理能否到位、设施设备是否有保证等。
1.5 营养与饲养管理的变化
目前,大家对三元母猪作为种用的经验还不足,依然是按照二元母猪的饲养管理方式进行生产,虽然“好吃好喝的伺候”,但所供给的饲料是否为最佳的营养配比水平还存在疑问。批次化生产之后,营养负责人可以更好的根据同批次母猪具备相近的繁殖周期和生理阶段来设计营养策略,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母猪背膘参差不齐、健康度及繁殖成绩具有一定差异等问题。
2 批次化生产下后备母猪精准营养
母猪后备期的培育是其终身繁殖性能发挥的基础和前提。我们需要根据后备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科学制定营养方案,重点关注以下几种营养元素的供给。
2.1 能量与纤维的互作对后备母猪的影响
后备期营养对母猪后续繁殖性能产生编程效应,因此,做好后备期的营养管理对母猪后续生产至关重要。不同能量来源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启动及繁殖性能影响也不同,在分享该方面内容时,林老师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介绍了一些重要结论:(1)以脂肪为主供能能提前初情期日龄,纤维有利于卵泡发育,淀粉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2)胰岛素和雌激素可以分别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促进FSH的分泌,这是高能摄入增加后备母猪大卵泡数量的重要原因,(3)高能摄入导致颗粒细胞过度凋亡和窦状卵泡闭锁增加,增加日粮纤维摄入则缓解由高能引起的颗粒细胞过度凋亡和窦状卵泡过度闭锁,(4)添加纤维可减少脂肪在乳腺的沉积,有利于乳腺实质的发育。因此,良好的能量来源可促进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启动,提升其繁殖性能。
2.2 氨基酸营养模式对后备母猪繁殖力的调控
在使用三元母猪作为种猪生产时,要注意使用恰当后备母猪专用的饲料,否则会影响到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启动时间,研究显示,在饲料中如果氨基酸含量受到限制,后备母猪的初情启动日龄将推迟10天左右,同时,氨基酸的受限还会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目前三元后备母猪被养猪生产者大量投入使用,但三元母猪是以育肥为培育方向的,林老师建议大家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三元母猪生长过快的问题,建议培育期从20kg就开始,尽量减少“肥母”的发生。考虑到三元母猪生长性能较二元母猪更高,为了提高三元母猪的种用效率,林老师建议大家在设计三元母猪饲粮配方时可适当降低其能量水平,将能量水平控制在3150-3200kcal/kg DE、适当将纤维含量提升至12-13%、达到70kg时对后备母猪进行限饲以避免过肥。
3 批次化生产下妊娠母猪精准营养
经产母猪在开展批次化生产的过程中,虽然批次化生产管理下,母猪具备更为相近的繁殖周期及生理阶段,为做精准营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面临以下几个挑战,大家需要认真解决。
3.1 背膘管理
背膘厚度显著影响母猪的产仔性能,合理的背膘厚可提升母猪的产仔数。母猪因为胎次、妊娠阶段、品种及饲养管理等差异,会影响母猪背膘的累积,对此饲养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集中调整饲喂量,便于饲养管理,具体方法如:母猪断奶后可将背膘相近的母猪分类集中饲养管理,通过调整饲喂量促使母猪处于合理的背膘范围,以便更好的做好精准营养工作。
3.2 种猪繁殖成绩管理
母猪因品种、品系及饲养管理等因素差异,繁殖性能表现也不一样,产仔数、营养需要量、泌乳力等指标不同时,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根据母猪的实际情况作分类分别处理,做好母猪的精准营养。
大家知道,母猪的营养需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自身的维持需要,另外一个是生产需要。通过多年的研究,林老师实验室模拟了符合中国生产实际的营养需要模型,具体包括:1)妊娠母猪能量需要模型:该模型包括维持需要、母体沉积及孕体能量沉积三个方面;2)妊娠母猪氨基酸需要量:该模型包括六个方面蛋白库的模型构建,六个方面分别为:胎儿、子宫、乳腺、胎盘+羊水、时间依赖蛋白沉积、能量依赖蛋白沉积等,在此基础上,林老师还推荐给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妊娠母猪能量和赖氨酸需要量”;3)妊娠母猪矿物质需要量:林老师推荐我国母猪矿物质需要量分别为:铁(120mg/kg)、铜(18mg/kg)、锌(117mg/kg)、硒(0.25mg/kg)、碘(0.30mg/kg)、钙(6.66g/kg)、磷(2.50g/kg)。
3.3 批次生产下母猪健康管理
林老师从营养的角度谈及母猪健康管理的具体措施,通过营养的精准管控可提高母猪自身免疫力、肠道健康和生殖系统健康。在本节内容中,林老师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很多具体且对生产实际具有很大指导意义的措施:1)母猪临产前最后一餐与分娩时间隔的时间越长,母猪实际分娩的产程也会越长,因此林老师建议大家对临产母猪不要减料,相反可增加饲喂次数,由原来的一次增加到两次;2)妊娠期和围产期增加母猪的膳食纤维、维生素,不仅可缩短母猪的产程,还可以提高断奶母猪的利用率、产仔数及泌乳能力;具体方法为产前14天在原有饲量的基础上额外添加300g/d纤维和适量的L-肉碱,强化维生素E(C)等。另外,林老师还提到了酸化剂及酵母培养物等一些功能添加剂对母猪生产上的利好作用。
4 批次生产下公猪营养管理
目前,由于非洲猪瘟的持续影响,公猪数量也较为紧缺,很多猪场的公猪出现三低的情况(性欲低、精液产量低及精子活力低),因此做好公猪的营养管理也至关重要。根据多年的研究,林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较为实用的研究结论:1)公猪日粮中添加0.9%的赖氨酸有利于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2)1.5%亚麻籽油可改善公猪性欲和精子质量;3)公猪日粮中维生素D3的最适水平为2000IU/kg等。
最后,林老师在总结中强调:批次化生产和精准营养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业者要两手同时抓,才能获得更好的生产成绩。